在堪舆地理中俗话说:上山容易,点地难!点地容易,证穴难!所定之穴究竟真假如何还需再进行论证,如此方能确保无误,以免点错真穴。
一、天心十道证穴
此法以穴为中心,观四周前后左右之星峰,即前有照山,后有盖山,左右有夹目峰对应拱护,相对有情,不可有一位空缺。故点穴时须详细审视而不得偏脱照山不可偏左或偏右,夹耳峰不可脱前或脱后,否则便不为天心十道。
二、乐山鬼星证穴
穴无乐则不真。乐山即穴星后面左右挡风之山;有富贵之真穴者,乐山或成星体,或如钟、如鼓、如屏、如帐、如华盖、如玉枕等等。若乐山在中穴则居中;若乐山在左穴则居左;若乐山在右穴则居右;若穴之左右俱枕乐山,则可能结双穴或结一穴居中。
乐山忌过于高大雄峻,若乐山成嵯峨雄浑而成欺压之势,当避开立穴以免被压穴;左山高大压穴者,穴宜居右,右山高大压穴者,穴宜居左,前山高大压穴者,穴宜归后,后山高大压穴者,穴宜居前,若四周山背均平,穴则居中心。乐山近穴则依近,乐山短穴则取长。
鬼星亦在穴星后面之左右两山,与乐山相互对照显映。但与乐山圆净之美相比,鬼星之形更为尖锐。有横落偏斜之穴,其后必有鬼星;若为直来撞背结穴者,则无需论鬼。鬼星证穴为:鬼若在此止,穴亦在此住,鬼若在彼生,穴亦在彼处;鬼若左出,穴必居左,鬼若往右,穴必居右;鬼高穴亦也高,鬼低穴也低。鬼亦不可太长,若鬼太长或立穴有偏差,则皆被鬼夺走真气而穴不能收,此为失穴,立而子孙败祸立至。
三、案山证穴
面朝向方,观近处案山,外洋千重,不如近身一案;故案山须有情有义,刘伯温在《堪舆漫兴》中曰:案山最喜是三台,玉几横琴亦壮哉;笔架眠弓并席帽,凤凰池上锦衣回。说的就是几种案山之美。同时对案山之高低标准亦有描述:面前有案值千金,远看齐眉近应心。
四、龙虎证穴
此法从龙虎侍从的强弱美恶,曲手好坏而证穴。龙强或龙山有情,龙山逆水或为左单堤或虎山欺穴者,穴则依左从龙;虎强或虎山有情,虎山逆水或为右单堤或龙山欺穴者,穴则依右从虎。若龙虎皆有情左右均衡者,穴则居中。无龙要水绕左宫,无虎要水绕右侧;龙山先到则收龙,虎山先到则收虎。龙虎山高穴宜高,龙虎山低穴宜低。
五、缠护证穴
此论缠绕护送之砂而证穴之真假。若地如两塔、三塔者,以送山定穴,送短穴在内,送长穴在尽,送偏穴亦偏,送尽穴即止。真穴为贵人,缠护之砂为侍从,远离穴者不真;近而欺压者不真;真穴缠护须弯抱有情。故云:亦须情义两相关。
六、唇毯证穴
杨公有云:
贵龙落处行毯褥,毯褥之龙富贵局;
问君毯褥如何分?穴下有坪如蹩裙;
臂如贵人有拜席,又如僧道毯具伸;
真龙到穴有实褥,便是枝龙边富足。
唇毯为穴下余气发露之征。若为真龙结穴,定有余气吐露而为唇毯,无此便非真龙结穴。尤其横龙结穴,必须有此特征。唇毯如人之嘴唇,大者为毯,小者为唇;穴在此住,唇在此吐,此为天造地设自然之象也。
七、明堂证穴
明堂须完整团聚,开朗洁净,聚而有窝钳,正而不倾泻,则真气融结。其又分为大中小明堂:小明堂最为紧要,其处真穴圆晕之下,立穴时要注意左右上下、吞吐浮沉,穴宜平正可容人侧睡;大明堂与中明堂均为案山内,立穴须以向融交汇处为真,否则失消纳顺畅之机。
八、分合证穴
理气曰三吉六秀是真传,点穴云三合三分为秘要。点穴证穴须观:是否有八字水分流;大八字内亦有小八字水;穴之两旁要有虾须、金鱼腮水分流。交到穴位下方合口再流往去向,此必为真穴。
九、水城证穴
一阴一阳谓之道,龙有阴阳,山有阴阳,水亦有阴阳,若山属阴,水则属阳,如此砂交水会,阴阳交媾,真气方能融结。杨公有云:山随水曲抱湾湾,看穴分明在此间;故未看山先看水,凡真龙真穴者,必有潮源水合聚,昔杨公救贫只需一勺水,便以得水为上。登山点穴、证穴时一定要观察水势:若正中水朝或正中融注或正中水城圆抱有情,穴则居中;若水聚于左或水城弓抱在左,则定穴在左边,反之亦然。若朝水远而明堂宽者,穴则宜高;若元辰长而局势顺者,穴则宜低,此亦水势定穴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