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是一个统一的称谓,实际却有贵、贱的区别。所以判断龙脉的贵贱的办法,应当先察其祖宗父母之山,如同人的祖先父母是贵人贤士,其子孙也大多与其先世相似。所以凡是贵龙,其祖山一定秀丽巍峨,轩昂俊伟,或者如宝殿龙楼,或者如御屏负扇,或者如金銮绮阁,一定高耸入云,绵延广袤。当它离开祖出身独行时,辞楼下殿,精神卓绝,气象尊严,行度之间,重重开帐。且其出入帐幕,又都是穿心正出,不偏不斜,虽然蜿蜒灵动,但却始终不断有穿帐正出的过程,即重重开帐。
总之,贵龙虽然千变万化,好像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法度来约束,然而从未离开一个“中”字。比如行度之间,从出身而行到入首结穴,或起或落,凡是有走弄屈曲,过峡度脉,顿跌飞舞,之东走西,栖闪万态的过程,都不会离开中间。子微说:“三台出龙三公位,华盖出龙并高贵。”也是说龙脉一定要以“中出”为美。所以在龙脉的法式中,凡是玉枕、御屏、飞蛾、个字、帐幕等,种种兆示尊贵的格式,一定是最终龙脉从中间而出,才是贵龙。如果龙脉偏落旁出,纵使有这样兆示尊贵的格式,也不足取。
即使龙脉从中而出,耸起的星辰还必须形态秀媚,护从、迎托之山重重叠叠。一行禅师说:“青山一样并头行,贵贱须分两等名。贵者星辰多秀丽,更看缠护别真情。”又说:“贱龙亦自有中穿,脚似蜈蚣不尽偏,惟乏迎送不开帐,纵饶有穴不端然。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至于龙脉中有天池,有侍卫之山、养荫之水的,则更加尊贵。《经》上说:“高山顶上有池水,此是真龙楼上气。”又说:“池平两水夹又清,此处名为天汉星。天漠天潢入阁道,此星入相居中庭。”而且贵龙自然与众不同,如同鹤立鸡群,如同沙中的金粒。《经》上说:“十山九水虽同聚,贵龙居中必异常。”等到入穴的时候,必然前迎后拥,左侍右卫诸山齐全,或者是秀丽的河流流入明堂,奇峻的山峰立在天外,或者是龟蛇之类的禽星、曜星明显可见,印玺、宝剑、旗帜、堂鼓形状的山峰罗列四周,所谓“三千粉黛,八百烟花”,莫不有之。《葬书》说:“若怀万宝而偃息,若具万膳而洁齐。”其气象规模,繁盛到如此程度,才是贵龙出身、行度、结穴的盛大规模!
至于贱龙,自出身以来,星峰的归属不清晰,山势的起伏不明显,头部和正面破碎而丑恶,过脉时偏斜,而且被风吹袭,山峦上带岩石而险峻,伸出的枝脚带有尖利的岩石而反逆自身,或者某一边空旷,或者一边有一边无。其耸起的的时候,山形要么臃肿粗顽,要么峻峭瘦削;其伏落的时候,形势要么散漫缺乏收拢,要么长腰直硬。其过峡之际,出脉偏斜,既无迎山,又无送山,龙脉或者横开宽阔,散乱撒落,而且过脉漫长,整个过程不明朗清晰,或者被风吹袭,被水冲劫,而受到诸多伤害。其行度之间,没有穿、落、传、变等过程,没有台、屏、盖、帐之类的格局,护从之山不随身而行,托送之山也护卫在旁;要么像死掉的泥鳅、鳝鱼一样既直又长,要么像饿马、瘦牛一样萎靡不振,要么粗大雄顽而没有脱卸过程,要么分开成为鬼劫。等到入首,形势要么懒散的摊开没有聚集,要么散乱无序,四周山水形势不交接,来自八方风都能射入穴场,像灰囊、投算一样,这皆是不成样子的龙脉、不能形成穴场的山峰。在登临穴场的过程中,会看到“砂飞水走,明堂倾泻,下手无力,水口空旷”的景象,绝对没有融结的穴场,不值得费心研究。这样的龙脉,本体既然低贱,要么为贵龙作传送之山,要么为贵龙作朝迎之山,或者作护卫、关峡,或者作门户、水口,如同奴仆隶卒,奔走前后供贵人役使,而没有取用的价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