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毒月即毒五月,中国古人认为农历五月,按十二地支排列为午月,一阳之中的阳气由小渐大,由端入午,变得隆盛至极。
古代传说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,阴阳之气相争,阴气胜出,邪祟、鬼魅、百毒、瘟疫将随着酷暑的到来而慢慢猖獗,于是五月称为“毒月”。
五毒月?
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,由于生活环境简陋,医疗条件落后,农历五月因虫咬、中邪、感染瘟疫、精神烦躁等导致生病、死亡、意外的人陡然增加,正因毒虫肆虐、瘴气流行、瘟疫爆发、邪气伤身等引起古人对这个月的恐惧,故将五月也称为“恶月”。
即便是在科学发达的现代,农历五月也是人们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。五月正值仲夏之时,气温升高,雨量增多,湿气变重,蚊虫动物大肆活跃,流感较多,而且夏季天气炎热,容易让人烦躁不安,人体在此时极易受到湿热之邪的侵袭而发病,因此人们在五毒月要加强防范,消烦解毒,从而保障身心健康。
五毒月有什么讲究和忌讳
不宜生闷气:气大容易伤肝,增加身体毒素,加大肝脏排毒压力,从而导致气血运行受到影响,诱发疾病。
不宜饮食无度:饮食要清淡,减少酸味,增加苦味,好益肝补肾。避免辛辣烧烤类的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。
艾灸穴位:中医素来有“端午灸”的传统,为的是将五毒月时节逐渐生发的阳气利用艾草通达于体内,温通气血、温经散寒、通络止痛,从而实现远胜平时的治疗功效,实现冬病夏治,如经常艾绒灸,可以让你轻松避免五月常见疾病,度过困乏的“五毒月”。
清洁卫生:五月气温逐步升高,人体分泌物增加,也容易滋生细菌,因此保持室内清洁卫生,及时清洗衣物、换洗床单等,可以减少疾病的风险,保护身体健康。
空调适度:天气也越来越热,为了凉快,人们会经常待在空调房里,这种情况容易被渐生的阴气所乘,引发“空调病”。
适量运动:五月气温虽逐渐升高,但气候阴晴不定,还有寒湿之气。此时过度运动容易引起身体不适,做适量运动为宜。
不宜贪凉:随着气温升高,人体的体温也会相应升高。此时吃生冷食物虽然会一时舒服,但却会使肠胃受到过多的冷刺激,导致胃肠功能紊乱,引起腹泻、腹痛等不适症状。
不宜熬夜:五月本就湿毒,应多休息,让肝脏能够充分的排毒。熬夜会损耗阴液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比如皮肤痒、咽喉肿痛等。
不宜画浓妆:在高温下,保持肌肤的自然呼吸至关重要。而过重的妆容,会阻塞毛孔,妨碍汗液的正常排泄。从而影响肌肤的健康,还可能导致痤疮、皮疹等皮肤问题。
因此,建议大家在农历五月保持平稳的心境,切勿大喜大悲,减少情绪波动。另外,还可以多用艾草泡脚,做针灸排毒。从而减少对我们的伤害。